
自殺不僅僅是單一因素造成的,通常皆是多重因素影響的,包含重大壓力事件(如重大失落、喪親、失業、經濟問題、家庭失和等)、生理疾病或精神症狀等交互作用的結果,加上個人從小與環境互動的模式不良,可能使人對現況產生適應障礙,陷入無助無望的困境中,進而產生自殺的想法,誘發自殺行為的發生。
然而,只要人人願意在生活中適時停下腳步,看看四周,仔細聆聽,其實都可以發揮自殺防治的精神,而政府提倡的「一問二應三轉介」,指的就是:
1問:主動詢問及關懷他人
2應: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
3轉介:資源轉介及持續關懷。
其實當你注意到路上經過身邊的人有神情異常、情緒不穩的時候;聽到自己的朋友不斷表達無助無望、輕生厭世的想法時;或是發現自己的親人突然有情緒、行為、習慣或生活作息的改變時,適時替當事人喊個暫停關心一下、紓緩當事人的心情,或是引導當事人尋找相關心理衛生及醫療單位的資源,也許就能挽救一條寶貴的生命。
自殺防治需要你我共同參與,積極發揮「一問二應三轉介」之功能,提升幸福感,把「愛」傳出來,以打造綿密生命守護網。